•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郝飞
2002, 35 (1): 73-75.
摘要1334)   PDF (366KB)(61504)    收藏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缺乏特效治疗且发病率高、危害较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免疫学发展,有关A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也日渐深入。本文就A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现状简述如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黄褐斑的现代诊治
鲁严, 朱文元
2002, 35 (4): 321-323.
摘要709)   PDF (557KB)(40326)    收藏
一般原则:治疗之前,我们提倡先确定黄褐斑的临床类型.若患者是真皮型或混合型,则单纯外用脱色剂治疗效果常不显着,可采用化学剥脱和脱色剂合用,并适当延长疗程.另外,应尽可能帮助患者找到诱发病因并避免之,有内科病者应及时彻底治疗.口服避孕药的患者必须停用,改用工具避孕,值得一提的是,药物所致的黄褐斑停药后常不易消退.由于UVB、UVA和可见光均可促使黑素细胞产生黑素,因此,治疗时和治疗好转后均应使用遮光剂和避免日晒,禁止日光浴和去热带或日光照射强烈的地方旅游,因为数分钟的日光浴能使治疗数月的成果丧失殆尽,应尽量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妆品和光感性药物或食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
韩国柱, 蒋明军, 张心保
2000, 33 (3): 205-207.
摘要759)   PDF (375KB)(38712)    收藏
梅毒在我国再度流行已有10余年,发病率逐年上升,据全国性病控制中心统计1998年我国梅毒发病人数达53768例,发病率为4.31/10万,其中三期梅毒患者数达143例.随着梅毒发病人数增多,神经梅毒在国内屡有报道[1-3].梅毒感染向全身播散时,梅毒螺旋体通常侵犯脑膜,早期“正常”脑脊液(CSF)中有15%~40%可发现梅毒螺旋体,有学者用早期梅毒(一期和二期)患者的CSF接种于动物后分离到梅毒螺旋体[4,5],说明梅毒螺旋体常易侵犯神经系统;此外,早期梅毒未能及时、正规和足量的治疗也是导致发生神经梅毒的一个重要原因[6].现就有关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作一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钱革, 周武庆, 武欣生, 王千秋, 万毅, 钟铭英, 蒋法兴, 张国成
2007, 40 (9): 527-529.
摘要1292)   PDF (342KB)(21622)    收藏
目的 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原代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体外皮肤成纤维细胞存活力的影响,观察染毒后细胞形态和结构变化. β-半乳糖苷酶染色方法检测染毒后多次传代后成纤维细胞 β-半乳糖苷酶的变化情况.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胞质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染毒后细胞呈典型的损伤形态,随着CSE浓度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力下降.长期染毒的细胞经5次传代后, β-半乳糖苷酶呈显著阳性;生长曲线示CSE作用后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CSE作用于细胞后,细胞质内ROS含量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结论 CSE对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低浓度CSE长期作用,可以促使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迅速衰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短发卡RNA抑制黑素瘤细胞BRAFV600E突变基因的研究
陈浩, 韩永智, 周武庆, 曾学思, 孙建方
2007, 40 (6): 359-361.
摘要1494)   PDF (410KB)(21051)    收藏
目的 探讨BRAFV600E突变基因在黑素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构建成功的质粒载体转染人黑素瘤细胞株A375,并建立动物模型来检测其在体内的干扰作用。分别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体内外BRAF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特异性短发卡RNA在体内外均可抑制人黑素瘤细胞BRAF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使其蛋白表达量分别减少62%和90%。在动物模型中使黑素瘤细胞的成瘤性下降,可以抑制肿瘤增长缓慢,抑瘤率达到62%。结论 BRAFV600E突变基因在黑素瘤的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BRAFV600E突变基因对人黑素瘤细胞侵袭能力影响的研究
陈浩,张玲,薛燕宁,韩永智,徐秀莲,曾学思,孙建方,
2009, 42 (2): 101-104.
摘要1718)   PDF (2273KB)(15592)    收藏

目的 探讨BRAFV600E突变基因对黑素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构建成功的质粒载体转染人黑素瘤细胞株A375,在体外干扰BRAFV600E突变基因,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用明胶酶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MP-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特异性短发卡RNA抑制人黑素瘤细胞MMP-2和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MMP-2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减少35%和80%,VEGF则减少45%和14%。转染特异性质粒的黑素瘤细胞穿过Metrigel的数目下降69%。结论 BRAFV600E突变增强黑素瘤细胞的侵袭能力,特异性shRNA可以使瘤细胞的侵袭性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煤焦油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
齐放, 顾恒
2003, 36 (12): 730-732.
摘要849)   PDF (443KB)(14216)    收藏
煤焦油(coaltar)是煤干馏的副产品.作为一种古老的皮肤科外用制剂,其粗制品——粗制煤焦油(crude coatar)及其各种精制品用于治疗银屑病等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而且至今仍被皮肤科医生所使用.[1]虽然,近年来由于其它新的外用制剂的发现及推广,煤焦油制剂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它仍是皮肤病治疗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外用药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异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奚丹, 贾玉琴, 王玉如,
2008, 41 (7): 491-491.
摘要1273)   PDF (555KB)(1244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Akt和mTOR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
张桂英 周双元 姚明珠 陈明亮
2010, 43 (6): 426-427.
摘要1624)   PDF (1496KB)(10711)    收藏

目的 检测Akt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在皮肤基底细胞癌( basal cell carcinoma, B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kt/mTOR信号通路在B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7例BCC以及16例正常皮肤标本中的Akt和mTO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CC中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2.2%,mTO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3.8%,与正常皮肤组织中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2.5%和mTO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7.5%相比,显著增高(均为P<0.05)。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在BCC中存在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kt和mTOR在BCC中的过度表达,提示Akt/mTOR通路可能是BCC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开放获取】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
2022, 55 (12): 1041-1049. DOI: 10.35541/cjd.20220609
摘要6121)   PDF (14081KB)(9097)    收藏
【摘要】 荨麻疹是一种以风团和瘙痒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皮肤病,部分病例存在病情迁延反复、临床疗效不佳等特点。本指南以2018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荨麻疹的最新研究进展,经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数十位专家共同讨论后制定而成,适用于中国成人及儿童荨麻疹患者。除对荨麻疹的定义、发病机制等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外,还采用问答形式对荨麻疹分类、诊断及治疗等临床实践中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细致说明,以期为荨麻疹的诊疗提供更为全面、科学和权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开放获取]   中国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诊治专家共识(2023)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2023, 56 (6): 479-488. DOI: 10.35541/cjd.20220819
摘要1517)   PDF (12585KB)(5091)    收藏
【摘要】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是一组由特定诱因诱发、以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荨麻疹,可伴有瘙痒、刺痛、烧灼、疼痛等不适症状。该病临床表现异质性大,病情迁延反复,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为提升我国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规范疾病诊治行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通过德尔菲法广泛征询专家意见,并经相关专家多轮讨论,最终形成本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308 nm准分子激光与高能紫外线治疗进展期局限型白癜风疗效评价
武海恩 刘永斌 单云辉 杨雅方 王莹 马天琪 秦朋 崔亮 姚放 金春林 李铁男
2018, 51 (6): 413-416.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8.06.003
摘要566)   PDF (6522KB)(4843)    收藏
目的 评价308 nm准分子激光与高能紫外线治疗进展期局限型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皮肤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治疗前后皮损区改变。方法 进展期局限型白癜风患者60例203片皮损,每例均有相同解剖部位皮损 ≥ 3片,其中1片作为空白对照,另外 ≥ 2片皮损随机接受308 nm准分子激光(激光组)与高能紫外线(紫外线组)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25次。结果 48例患者169片皮损完成试验。激光组显效率[66.15%(43/65)]高于紫外线组[44.64%(25/56)],χ2 = 8.28,P < 0.01。白癜风活动度2分组显效率[67.69%(44/65)]高于3分组[44.64%(25/56)],χ2 = 6.80,P < 0.01。随访 3个月,未见复发。皮肤共聚焦显微镜下发现,部分皮损边界线内外真表皮交界处炎症细胞增多,治疗后,炎症细胞数量显著减少,部分皮损炎症细胞数量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与高能紫外线治疗进展期局限型白癜风疗效显著,308 nm准分子激光见效更快,疗效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白癜风的临床评分方法
李明 常建民
2018, 51 (6): 478-479.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8.06.027
摘要938)   PDF (3039KB)(4691)    收藏
白癜风的自然病程分为进展期和稳定期,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法亦不同[1]。随着对疗效评价要求的提高,临床上迫切需要可靠的评分方法对患者皮损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分为半客观评分和客观评分,半客观评分包括医生评估和患者自我评价。医生评估包括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vitiligo area scoring index,VASI)、白癜风欧洲工作组评分(Vitiligo European Task Force Score assessment,VETFa)和白癜风范围评分(vitiligo extent score,VES);患者自我评价包括,自我评价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self assessed vitiligo area scoring index,SA?VASI)和自我评价白癜风范围评分(self assessment vitiligo extent score,SA?VES)。本文概述这5种评估方法的内容和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开放获取]   中国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2022, 55 (11): 949-955. DOI: 10.35541/cjd.20220309
摘要2215)   PDF (8848KB)(3170)    收藏
【摘要】 化学剥脱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和皮肤光老化的治疗,如何合理、有效、安全地应用化学剥脱术是目前临床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规范化学剥脱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共识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广泛讨论基础上制定本共识,从化学剥脱术的定义和分类、作用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要点、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开放获取]   我国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临床特征:基于多家医院问卷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
王鑫 刘丽娟 李邻峰
2023, 56 (6): 525-530. DOI: 10.35541/cjd.20220935
摘要302)   PDF (7551KB)(3112)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我国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19年1 - 12月在我国南北方12家三级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CSU的患者在初次就诊和4次随访时填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就诊1周以来的瘙痒程度、风团数目、伴发症状(如皮疹疼痛、关节痛、发热)、荨麻疹的分类及亚型诊断、以前和本次的治疗方案等,以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评价治疗效果。将四川、湖北、福建9家医院就诊患者归为南方组,北京、辽宁3家医院就诊患者归为北方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共纳入CSU患者1 396例,男592例,女804例,年龄(38.32 ± 16.13)岁,20 ~ 60岁1 109例(79.5%),20 ~ 40岁660例(47.3%)。初次发病年龄(35.85 ± 16.03)岁,病程[0.50(0.25,2.00)]年。过敏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伴随疾病,269例(19.3%)合并过敏性鼻炎或结膜炎,169例(14%)合并湿疹/皮炎,39例(2.8%)合并哮喘;仅19例(1.4%)CSU患者既往有甲状腺疾病史,但133例(9.5%)本次就诊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查阳性;437例(31.3%)患者血清总IgE升高,104例(7.4%)自身抗体阳性。南方组1 078例(77.2%),北方组318例(22.8%),南方组病程[(2.16 ± 4.76)年]长于北方组[(1.53 ± 2.80)年,P < 0.001],且有家族史比例(10.7%比3.5%)、伴皮疹疼痛比例(5.8%比0.9%)和关节痛比例(10.7%比0)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位于前3位的诊断分别为:CSU 835例(49.9%)、人工性荨麻疹437例(31.3%)、血管性水肿138例(9.9%),南方组单一诊断为CSU的比例(53%)高于北方组(38.9%,P < 0.001)。1 365例(97.8%)单独或联合使用常规剂量第二代H1抗组胺药,仅31例(2.2%)使用加倍剂量;其他类型药物多为联合使用,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的比例最高(36.6%),奥马珠单抗仅7例(0.5%)。结论 CSU南北方临床特征有显著差异,传统治疗方案背景下的治疗现状仍有不足,新型治疗药物有一定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开放获取]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李邻峰
2015, 48 (2): 73-75.
摘要1067)   PDF (599KB)(2965)    收藏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重要的皮肤科外用药,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是许多皮肤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临床上也存在“滥用”和“恐惧”问题。为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开放获取]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
2020, 53 (2): 81-88. DOI: 10.35541/cjd.20191000
摘要8229)   PDF (3135KB)(2864)    收藏
【摘要】 特应性皮炎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伴有显著的皮肤干燥和瘙痒。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近10余年间我国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受累及的人群涉及各年龄段。本指南结合近5年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在2014版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对特应性皮炎的定义、患病率、发病机制、分类、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更新,可为特应性皮炎的诊疗提供科学和权威的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开放获取]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达标治疗专家共识(2023)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3, 56 (6): 489-495. DOI: 10.35541/cjd.20230004
摘要1687)   PDF (9000KB)(2736)    收藏
【摘要】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慢性荨麻疹中最常见的表型。标准剂量、加量或联合的二代抗组胺药是CSU的治疗选择,但约50%的患者对抗组胺治疗抵抗。达标治疗已被证实可提升慢性疾病的管理质量,但目前国内尚未提出CSU达标治疗的理念。我国荨麻疹诊疗及相关领域的31位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指南、共识及临床研究、真实世界研究进展,结合专家经验,共同制订CSU达标治疗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开放获取]   成人皮肌炎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22, 55 (11): 939-949. DOI: 10.35541/cjd.20220420
摘要1591)   PDF (12511KB)(2724)    收藏
【摘要】 皮肌炎是一种特发性炎性肌病,可出现典型皮损、近端肌无力和多器官受累表现,亦可伴发恶性肿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国内外成人皮肌炎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文献和专家建议作为依据,制定成人皮肌炎诊疗共识,供各级皮肤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医师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开放获取]   老年特应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2023, 56 (11): 991-999. DOI: 10.35541/cjd.20230427
摘要1074)   PDF (11327KB)(2641)    收藏
【摘要】 老年(> 60岁)特应性皮炎在人口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合并症等方面与儿童和成人特应性皮炎有较大不同,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诸多需要特殊考虑的方面。因此,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制定老年特应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以规范和指导对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诊疗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开放获取]    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皮肤科分会 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
2023, 56 (4): 287-293. DOI: 10.35541/cjd.20220853
摘要1392)   PDF (8880KB)(2634)    收藏
【摘要】 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病,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病种,目前有多种西药和中药广泛用于该类皮肤病的治疗。为更加合理使用这些药物,相关领域专家以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和临床研究为基础,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制定了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专家共识,旨在规范药物应用,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为皮肤科医师提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开放获取】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特应性皮炎研究中心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
2022, 55 (6): 465-470. DOI: 10.35541/cjd.20210885
摘要1600)   PDF (7597KB)(2551)    收藏
【摘要】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湿疹样皮疹和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往往需要系统治疗,传统的系统治疗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近年来,生物制剂开始用于临床治疗特应性皮炎,其中白细胞介素4受体拮抗剂度普利尤单抗已经在我国上市。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特应性皮炎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组织本领域部分专家讨论度普利尤单抗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并形成共识,希望本共识能为我国皮肤科医生临床应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开放获取]    慢性瘙痒管理指南(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4, 57 (5): 387-399. DOI: 10.35541/cjd.20230746
摘要1403)   PDF (16357KB)(2479)    收藏
【摘要】 慢性瘙痒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瘙痒发生机制复杂,病因诊断与治疗常面临挑战。为提升我国临床医生对慢性瘙痒的认识,规范诊治行为,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在我国《慢性瘙痒管理指南(2018版)》的基础上,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对慢性瘙痒的分类、病因及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通过德尔菲法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为慢性瘙痒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案提供专家意见与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开放获取]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1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玫瑰痤疮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玫瑰痤疮专业委员会
2021, 54 (4): 279-288. DOI: 10.35541/cjd.20201078
摘要4260)   PDF (14486KB)(2432)    收藏
【摘要】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中部反复潮红、红斑。近年来,对本病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为此,组织部分专家在《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的基础上制定本指南,新版指南提出了分部位诊断标准,希望能进一步规范我国玫瑰痤疮的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开放获取]    寻常型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 左亚刚 晋红中
2016, 49 (11): 761-765.
摘要1341)   PDF (1667KB)(2367)    收藏

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是天疱疮中最常见类型,其主要特点是血清中产生针对表皮细胞间桥粒的自身抗体,临床表现为松弛性水疱、大疱,伴有顽固性、痛性黏膜糜烂和溃疡,组织病理出现特征性棘层松解现象。PV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促使皮损和黏膜尽快愈合,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力争长期缓解,直至痊愈。治疗的挑战在于长期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避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减少激素用量。由于该病较少见,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较少。欧洲和日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治疗共识,但目前我国尚无类似共识形成。本文在综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共识性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经国内不同地区的专家反复讨论修订,形成了PV的诊断和治疗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开放获取]   保湿润肤类产品应用指导专家共识(2023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3, 56 (8): 711-717. DOI: 10.35541/cjd.20230133
摘要1137)   PDF (8894KB)(2211)    收藏
【摘要】 应用保湿润肤类产品是保护或修护皮肤屏障、维护皮肤健康和防治皮肤病的重要手段。为规范及合理应用保湿润肤类产品,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就保湿润肤类产品的功效、成分选择、应用指征、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深入讨论并达成此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开放获取]   慢性荨麻疹患者宣教指南(202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
2022, 0 (4): 20220305-e20220305. DOI: 10.35541/cjd.20220305
摘要969)   PDF (6496KB)(2051)    收藏
【摘要】 为提高皮肤科医生及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便于为患者普及该病的知识,提供用药和生活上的科学指导,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变态反应性疾病学组,组织部分专家,经集体讨论,筛选出15道与慢性荨麻疹相关的常见问题,涉及慢性荨麻疹的定义、病因、相关检查、治疗选择、注意事项等方面,以科普问答形式制订本宣教指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开放获取]   蕈样肉芽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
《蕈样肉芽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
2023, 56 (5): 402-409. DOI: 10.35541/cjd.20220909
摘要1022)   PDF (10029KB)(1935)    收藏
【摘要】 蕈样肉芽肿(MF)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最常见类型,早期仅累及皮肤,进展期出现肿块并有淋巴结、外周血和内脏受累。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分期评估,根据分期选择治疗方案。我国12位MF诊疗领域专家在国外最新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回顾了治疗方法的循证医学级别,结合我国现状,在MF一线、二线治疗方案和新疗法等方面达成共识,为规范MF治疗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开放获取]   抗肿瘤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
2023, 56 (10): 907-919. DOI: 10.35541/cjd.20230084
摘要817)   PDF (16319KB)(1806)    收藏
【摘要】 皮肤不良反应是抗肿瘤药物治疗的常见问题,不仅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抗肿瘤治疗中断和减量。随着各种新型抗肿瘤药物不断出现,皮肤不良反应也变得更常见和复杂。鉴于此,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组织专家讨论、梳理现有相关临床证据,形成本专家共识。本共识概述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常见皮肤相关不良反应,并提出预防和管理措施,旨在为肿瘤和皮肤病专业临床医师及护理团队提供规范化建议,指导临床实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开放获取】特应性皮炎湿包疗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
2022, 55 (4): 289-294. DOI: 10.35541/cjd.20210823
摘要974)   PDF (9134KB)(1801)    收藏
【摘要】 湿包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安全有效,但如何合理、有效、安全地使用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国皮炎湿疹领域部分专家依据国内外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结合中国患者的特点,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定本共识,涉及湿包疗法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方法、疗效与安全性、特殊人群以及家庭湿包疗法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开放获取]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李邻峰
2017, 50 (6): 393-396.
摘要1009)   PDF (5984KB)(1770)    收藏
抗组胺药是皮肤科常用药,是医师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而且品种繁多,临床常用药物多达20多个。抗组胺药治疗哪些疾病有效?如何根据临床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以达到最佳疗效,同时又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特殊人群如妊娠、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有肝肾损害的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抗组胺药等均是皮肤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有鉴于此,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对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达成初步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开放获取]    强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7)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激光与理疗亚专业委员会
2017, 50 (10): 701-705.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7.10.001
摘要1150)   PDF (2355KB)(1744)    收藏
无创美容技术在皮肤美容领域需求日益增加,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最受欢迎的无创美容技术之一。为了规范使用IPL技术,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CDA)皮肤激光与理疗亚专业委员会(DLSC)组织部分专家,探讨IPL应用的治疗参数、适应证、禁忌证及安全防护等,达成了相对一致的专家意见,希望给医务工作者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开放获取】环孢素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专家建议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病专业委员会
2022, 55 (6): 471-479. DOI: 10.35541/cjd.20210434
摘要743)   PDF (11342KB)(1731)    收藏
【摘要】 环孢素属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是一种强效无细胞毒性的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T细胞,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转录,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皮肤科常用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病的治疗,也有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血管炎等病治疗的报道。国内有关专家在检索和研究国内外环孢素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文献(主要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专家共识或专家建议) 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提出的环孢素治疗常见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专家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开放获取]    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工作组
2021, 54 (2): 110-115. DOI: 10.35541/cjd.20200900
摘要3950)   PDF (8782KB)(1676)    收藏
【摘要】 目前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遗传、日光、性激素等有关,涉及黑素合成增加、皮损处血管增生、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受损等机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无创检测技术。该指南结合近年研究新进展,全面阐述了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期与分型、诊断及治疗等,旨在提高中国皮肤科医师对黄褐斑的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开放获取]    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20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
2020, 53 (3): 168-179. DOI: 10.35541/cjd.20190808
摘要5498)   PDF (2223KB)(1632)    收藏
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我国目前重点防治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按照其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及传染方式,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神经梅毒、隐性梅毒及先天梅毒等。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主要侵犯泌尿生殖道,其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伴发各种并发症,差别较大。这3种性病的诊断应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后确定。应尽早、规范并按推荐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应进行必要的随访。淋病的病原体耐药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开放获取]    白癜风诊疗共识(2021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2021, 54 (2): 105-109. DOI: 10.35541/cjd.20200785
摘要3104)   PDF (7572KB)(1620)    收藏
【摘要】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色素性皮肤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在2018版白癜风治疗共识的基础上复习近3年白癜风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对白癜风的维持治疗和糖皮质激素干预应用进行修订,展望JAK抑制剂治疗,最终达成本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2023, 56 (7): 573-625. DOI: 10.35541/cjd.20220839
摘要5450)   PDF (64769KB)(1505)    收藏
【摘要】 银屑病是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局限或广泛分布的鳞屑性红斑或斑块,无传染性。银屑病病因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目前银屑病是不可根治性疾病,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对控制病情、减少共病、维持长期疗效、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为了规范银屑病诊疗方法,提升诊疗能力,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制定本指南。本指南在《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修订,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融合中医诊治银屑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综合诊疗指南。考虑到银屑病的复杂性,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制订,轻度以外用治疗为主,中重度应系统治疗,对传统系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选择生物制剂或小分子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开放获取]    防控冠状病毒感染疾病-19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屏障防护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李恒进 李航
2020, 53 (3): 159-164. DOI: 10.35541/cjd.20200112
摘要1121)   PDF (2155KB)(1451)    收藏
医护人员在防控冠状病毒感染疾病-19过程中极易发生皮肤黏膜屏障损伤,进而引起急、慢性皮炎、继发感染,还会加重原有皮肤疾病。本文围绕手部清洁、手套佩戴和使用口罩与护目镜所产生的问题,以及针对消毒紫外线、眼、耳、鼻、口腔、头发的皮肤黏膜屏障防护,介绍了具体防护措施及建议。为了保护皮肤黏膜屏障,应严格遵守穿戴防护设备及消毒清洁的规范,防护不足与过度都会对皮肤黏膜屏障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建议积极采用保湿等保护皮肤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开放获取]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2019, 52 (10): 667-710. DOI: 10.35541/cjd.20190847
摘要6412)   PDF (63010KB)(1445)    收藏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银屑病的病因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通过以T淋巴细胞介导为主、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引起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或关节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发生炎症。中医认为多属血分热毒炽盛,营血亏耗,瘀血阻滞,化燥生风,肌肤失养。银屑病是不可治愈性疾病,目前可使用的治疗药物及方法甚多,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对控制病情,维持长期疗效十分重要。指南的目的就是为了逐渐规范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能,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银屑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症状确定,轻度以外用治疗为主,中重度可使用系统治疗,对传统系统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适当选择靶向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治疗目的以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银屑病药物及治疗方法不断发展,新的成果不断涌现,更新指南的目的是及时将国际国内研究的新的成果及时介绍给国内医师,与全球进展保持同步发展。本指南在前两版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修订,以进一步规范中国银屑病诊断与治疗,提高诊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开放获取]    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2015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李邻峰
2015, 48 (3): 151-153.
摘要764)   PDF (959KB)(1391)    收藏

湿疹皮炎类皮肤疾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且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能取得一定疗效。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包含了20多种疾病,由于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及对疾病的认识尚未统一,同时受疾病发生发展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一些患者被笼统地诊断为“湿疹”、“过敏性皮炎”等,以对症治疗为主。由于诊断治疗不规范导致的疾病反复或加重、皮损泛发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并不少见。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就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系统药物治疗达成此共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