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开放获取]    炎症后色素沉着防治专家共识 (2024版)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皮肤美容学组
2024, 57 (11): 998-1003. DOI: 10.35541/cjd.20240087
摘要2472)   PDF (7626KB)(4221)    收藏
【摘要】 炎症后色素沉着是各种内外源性因素造成皮肤炎症或损伤后导致的色素增加性疾病,对患者情绪及社交造成困扰。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皮肤美容学组组织本领域专家从炎症后色素沉着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整理及分析,制订本共识,以期为炎症后色素沉着的防治提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开放获取]    中国天疱疮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治疗学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医学分会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罕见病联盟皮肤罕见病专业委员会
2024, 57 (10): 873-886. DOI: 10.35541/cjd.20240222
摘要1957)   PDF (17657KB)(3322)    收藏
【摘要】 天疱疮是一组少见而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以皮肤和/或黏膜的水疱、大疱、糜烂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对天疱疮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有必要制订中国天疱疮诊疗指南。由相关学术组织组建的指南工作组,基于国内外现有证据,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多轮论证与遴选,形成了关于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12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和30条推荐意见,为天疱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开放获取]    白癜风诊疗共识(2024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专委会
2024, 57 (12): 1065-1070. DOI: 10.35541/cjd.20240260
摘要3037)   PDF (3803KB)(3106)    收藏
【摘要】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目前认为是由自身反应性T细胞破坏皮肤、黏膜或毛囊的黑素细胞所致,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等根据国际白癜风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订2024版《白癜风诊疗共识》。本版共识突出了白癜风的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和JAK抑制剂应用等,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规范白癜风的治疗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诊治指南(2025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5, 58 (6): 485-496. DOI: 10.35541/cjd.20240674
摘要1824)   PDF (14956KB)(2034)    收藏
【摘要】 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对H1抗组胺药标准或加倍剂量、或联合使用均抵抗,临床常见,诊疗难度大。现有荨麻疹指南或共识无法满足难治性CSU的高质量规范化管理,有必要制订针对难治性CSU的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建指南工作组,联合全国29位荨麻疹研究领域专家,全面梳理评估国内外现有循证证据,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多轮论证,形成了本指南,旨在为难治性CSU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开放获取]    老年皮肤瘙痒症诊疗与康复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皮肤病学组
2025, 58 (1): 1-8. DOI: 10.35541/cjd.20240407
摘要1417)   PDF (10301KB)(1779)    收藏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老年皮肤瘙痒症研究进展迅速,对该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为规范老年皮肤瘙痒症的诊疗与康复,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皮肤病学组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一些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老年皮肤瘙痒症诊疗与康复专家共识(2025版)》,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缓解或消除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开放获取]    白癜风光疗指南(2025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皮肤科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5, 58 (3): 197-208. DOI: 10.35541/cjd.20240547
摘要844)   PDF (12482KB)(1469)    收藏
【摘要】 紫外线光疗是治疗白癜风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指导和规范紫外线光疗在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皮肤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光医学及色素疾病领域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白癜风光疗最新研究进展及专家临床经验,经充分讨论,制订了《白癜风光疗指南(2025版)》,对白癜风紫外线光疗的原理、禁忌证、个体化光疗方案、联合治疗及不良反应等临床实践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提出了指导意见,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白癜风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开放获取]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专家共识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专家共识》编写组
2024, 57 (12): 1079-1090. DOI: 10.35541/cjd.20240226
摘要874)   PDF (14943KB)(1330)    收藏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白细胞介素17A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炎症因子,司库奇尤单抗是全球首个白细胞介素17A的单克隆抗体, 在中国获批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6岁及以上患者、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和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上市以来,我国积累了大量真实世界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本文对司库奇尤单抗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长期使用策略、特殊患者的使用等进行系统综述并形成了专家共识,目的是促进司库奇尤单抗的规范化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开放获取]    红蓝黄光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光医学治疗装备学组
2025, 58 (3): 209-215. DOI: 10.35541/cjd.20240354
摘要774)   PDF (10764KB)(1322)    收藏
【摘要】 红蓝黄光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低强度光疗。近年来随着光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安全高效的红蓝黄光治疗技术在痤疮、雄激素性秃发、皮肤创面、带状疱疹等皮肤病中得到推广应用,但尚无统一规范的推荐性方案。为提高红蓝黄光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组织部分专家,在国内外文献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诊疗现状,对红蓝黄光治疗在皮肤科临床的规范应用提出具体建议,供临床医生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开放获取]   色素痣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皮肤肿瘤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
2025, 58 (5): 387-395. DOI: 10.35541/cjd.20240631
摘要646)   PDF (13489KB)(1064)    收藏
【摘要】 为规范和提高临床医师对色素痣的认识及诊治水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皮肤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及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部分专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整合国内外色素痣诊疗指南、共识和现有的研究结果,制订《色素痣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本共识涵盖的色素痣包括普通后天性色素痣、先天性色素痣、复发性色素痣、特殊人群(儿童、妊娠期)色素痣,针对不同类型色素痣的诊疗要点给出详细建议,旨在为色素痣的规范诊疗和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开放获取]   度普利尤单抗成功治疗内源型特应性皮炎并发矛盾性反应2例
梁素蓉 李邻峰
2024, 57 (9): 837-839. DOI: 10.35541/cjd.20220010
摘要328)   PDF (13680KB)(997)    收藏
例1 女,47岁,因周身反复皮疹伴瘙痒33年就诊。33年来患者周身反复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曾于外院诊断“特应性皮炎(AD)”,系统应用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雷公藤、中药汤剂(具体用药顺序、剂量不详)并外用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瘙痒较前缓解,但皮疹仍反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开放获取]   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专家共识(2024)
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共识制订专家组
2024, 57 (7): 581-589. DOI: 10.35541/cjd.20230584
摘要649)   PDF (11288KB)(860)    收藏
【摘要】 鲜红斑痣是一种以皮肤表面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结构异常为特征的先天性、进行性毛细血管畸形。好发于面颈部,明显的外貌特征可能会带来社会歧视,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身心健康。光动力疗法作为鲜红斑痣的一种新兴疗法,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治疗鲜红斑痣最有前景的策略之一。自2017年以来,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已被广泛用于鲜红斑痣患者,为进一步规范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的临床应用,共识组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广泛讨论基础上制订本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开放获取]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郝峰 刘国艳
2024, 57 (9): 853-857. DOI: 10.35541/cjd.20220353
摘要365)   PDF (10039KB)(825)    收藏
【摘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光干涉原理获取组织矢状面信息的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成像迅速、非侵入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眼科。OCT适用于皮肤成像,其图像特征与皮肤结构一致,本文综述OCT的原理及其在皮肤科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开放获取]    疑似由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致玫瑰糠疹1例
刘丽媛 陆海涛 齐海花 牛艳东 段昕所
2024, 57 (8): 752-754. DOI: 10.35541/cjd.20210817
摘要424)   PDF (12442KB)(791)    收藏
患者女,38岁,因周身红斑、丘疹、斑丘疹、脱屑伴瘙痒9 d于2021年3月26日就诊。患者9天前注射2019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生产企业: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2012332)第2剂(第1剂接种时间2021年3月1日,两剂间隔15 d)10 h后于左上臂注射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斑丘疹,伴瘙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开放获取]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专病门诊建设及标准化病案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皮肤性病学组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
2025, 0 (4): 20240338-e20240338. DOI: 10.35541/cjd.20240338
摘要624)   PDF (21712KB)(786)    收藏
【摘要】 特应性皮炎(AD)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于婴儿期起病,可反复发作并持续到儿童及青少年,严重影响患儿的睡眠及生长发育,降低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近年来,我国儿童AD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及各级别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国儿童AD循证医学证据匮乏,AD慢病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尚未广泛建立。为推动我国儿童AD专病门诊建设,提高儿童AD临床诊疗能力,规范诊疗过程,降低疾病负担,提高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皮肤性病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专家进行广泛调查和讨论,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形成本共识,以期为我国儿童AD专病门诊建设提供参考,提高AD患儿全病程(全周期)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开放获取]    疑依那普利诱发瘢痕处寻常型天疱疮复发1例
汤占汉 林策 范丹洋 许蒙 董帅 李苏姗 李福秋
2024, 57 (10): 944-945. DOI: 10.35541/cjd.20220139
摘要277)   PDF (5996KB)(764)    收藏
患者女,63岁,寻常型天疱疮10年,腹部增生性斑块4年,斑块部位水疱、破溃、结痂2个月就诊。10年前患者出现周身红斑、水疱,病理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服用甲泼尼龙治疗,首剂量80 mg/d,后规律减量直至停药,共治疗5年,皮损完全消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开放获取]    结节病伴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
黄博 金艳 张福霖 高义 曲才杰 毕健平
2024, 57 (9): 841-842. DOI: 10.35541/cjd.20210762
摘要345)   PDF (6479KB)(759)    收藏
患者男,30岁,双下肢红斑结节1个月于2020年8月16日就诊。1个月前,双下肢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红斑、结节,轻度压痛,无明显瘙痒,未予重视。之后红斑及结节逐渐增多,部分融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开放获取]    毛鞘癌1例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和皮肤镜特征报道
宁小荔 费文敏 韩洋 崔勇
2024, 57 (9): 835-836. DOI: 10.35541/cjd.20210771
摘要462)   PDF (11554KB)(743)    收藏
患者男,86岁。因面部右颧骨区结节7个月于2018年1月就诊。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右颧骨区出现孤立结节,近3周缓慢扩大且出现出血、破溃、结痂,无瘙痒、疼痛,未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开放获取】 儿童脓疱型银屑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
2025, 58 (4): 297-306. DOI: 10.35541/cjd.20240714
摘要324)   PDF (12552KB)(685)    收藏
【摘要】 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罕见的银屑病亚型,属于自身炎症性疾病范畴,临床以泛发或局限分布的红斑及无菌性脓疱为特征,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常伴有系统症状,病情反复、迁延。儿童作为高发人群,管理策略与成人有所区别。本共识综合国内外诊疗进展,结合我国现状,针对儿童脓疱型银屑病的诊断、临床亚型、疾病评估及治疗方法,共遴选了13个临床较为关注的问题,经专家组共同讨论最终形成33条循证推荐意见,旨在提升该病的规范化诊治水平,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开放获取]   儿童鲜红斑痣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儿童鲜红斑痣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制订专家组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学组
2025, 58 (5): 396-404. DOI: 10.35541/cjd.20240452
摘要461)   PDF (24235KB)(674)    收藏
【摘要】 鲜红斑痣是一种儿童最为常见的低流量毛细血管畸形,常常出生后出现,好发于面颈部等暴露部位,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鲜红斑痣相关综合征早期仅有红斑表现,容易忽略皮肤外系统受累,造成误诊或漏诊,更应尽早识别。中国儿童鲜红斑痣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制订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广泛讨论基础上,从儿童鲜红斑痣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健康教育等方面制订共识,为临床医师诊疗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开放获取]    中国麻风分子和免疫诊断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一带一路”皮肤病专病联盟分枝杆菌病研究联盟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皮肤性病检验与诊断分会
2024, 57 (11): 969-975. DOI: 10.35541/cjd.20230376
摘要380)   PDF (8809KB)(665)    收藏
【摘要】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目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皮肤涂片查菌和皮肤损害组织学检查。但部分麻风疑似患者,如少菌型、纯神经炎型患者,按传统实验室检查无法诊断,有必要利用分子和免疫学检查协助诊断。本共识在参考国内外麻风诊断相关文献、指南基础上编写,旨在促进麻风早期精准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开放获取]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光动力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光动力治疗协作组
2025, 58 (1): 9-19. DOI: 10.35541/cjd.20240405
摘要434)   PDF (13945KB)(662)    收藏
【摘要】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包括光线性角化病(癌前病变)、鲍恩病、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乳房外Paget病等,危害大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ALA-PDT)作为NMSC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可贯穿其治疗全程,可实现集防治康复于一体的综合疗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给予ALA-PDT治疗NMSC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实用和规范的建议,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光动力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光动力治疗协作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在全面评估、借鉴国内外文献、共识/指南和专家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诊疗现状,制订了本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开放获取】   KITLG基因突变致儿童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症1例
卢亚超 李珍 雷淑琴 李荣敏 王杰英 常洁 宋梅 董浩颖 桑艳梅
2025, 58 (4): 365-367. DOI: 10.35541/cjd.20220144
摘要171)   PDF (6972KB)(646)    收藏
患儿男,1岁,出生即发现全身皮肤色素沉着,随着年龄增长全身皮肤色素沉着愈明显,于2020年11月就诊。患儿系第2孕第2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4 kg,出生身长50 c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开放获取】   副肿瘤性天疱疮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医学分会 中国罕见病联盟皮肤罕见病专业委员会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25, 58 (4): 289-296. DOI: 10.35541/cjd.20240569
摘要371)   PDF (10103KB)(631)    收藏
【摘要】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副肿瘤性天疱疮(PNP)是天疱疮的特殊亚型。PNP临床特点主要包括严重而顽固的疼痛性黏膜糜烂和溃疡、多形性皮损、合并肿瘤,常伴有其他系统损害(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多数患者对治疗反应差,严重者危及生命。PNP的诊疗涉及皮肤科、口腔科、肿瘤科、血液科、呼吸科、外科、麻醉科、全科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相关学术组织召集相关领域专家制订本共识,基于国内PNP的诊疗现状拟定了PNP诊断的中国标准,并针对皮肤黏膜损害、肿瘤、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以及并发症等方面提出了治疗建议,为PN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开放获取]    系统性硬化症继发血压正常肾危象合并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1例
廖晓玲 赵铖 雷玲 文静
2024, 57 (7): 648-649. DOI: 10.35541/cjd.20220444
摘要162)   PDF (2713KB)(625)    收藏
患者女,52岁,因全身皮肤变硬2年,胸闷、气促3 d于2021年4月22日入院。患者2018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遇冷变白变紫变红,颜面、四肢、胸腹部、背部皮肤逐渐变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开放获取]    皮肤磨削术治疗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6例临床观察
宋雨晴 杨楠 刘琳琳 冯子仪 韩世新 周梅娟
2024, 57 (8): 743-746. DOI: 10.35541/cjd.20220278
摘要280)   PDF (27979KB)(599)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皮肤磨削术治疗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自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应用皮肤磨削术治疗的6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各3例,年龄39 ~ 65岁,病程10 ~ 40年,术后随访14 ~ 34个月,计算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皮肤磨削术治疗6例患者共55区,其中痊愈36区(65.5%),显效13区(23.6%),好转6区(10.9%),无效0区,总有效率为89.1%。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仅留少许色素减退及轻微瘢痕。术后随访14 ~ 34个月,手术区域均未见复发。结论 皮肤磨削术治疗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开放获取]   阿普米司特治疗银屑病专家指导意见(2025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
2025, 58 (5): 416-424. DOI: 10.35541/cjd.20240155
摘要262)   PDF (11288KB)(562)    收藏
【摘要】 阿普米司特是国内首个获批治疗银屑病的口服靶向小分子药物。阿普米司特特异性靶向磷酸二酯酶4调节炎症平衡的机制,使其可广泛应用于各型银屑病的治疗。多项研究证实,阿普米司特可有效治疗轻、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特殊部位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掌跖脓疱病及儿童银屑病,且安全性、耐受性好。以阿普米司特的药理作用、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数据等为依据,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召集相关专家制订本指导意见,目的是规范、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阿普米司特治疗银屑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开放获取]   308 nm准分子激光与308 nm准分子光治疗194例儿童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分析
罗莉 张博娜 吴畏 汤文静 李岳华 刘晓莉 马雅楠 李翠翠 齐梦岩 孙妮 石琼
2024, 57 (8): 721-727. DOI: 10.35541/cjd.20230654
摘要274)   PDF (9225KB)(532)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308 nm准分子光及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儿童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就诊于西京皮肤医院接受靶向光疗的稳定期白癜风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308 nm准分子光治疗,同时联合局部药物治疗,治疗时间均 ≥ 3个月,随访 ≥ 6个月。采用白癜风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VASI)评价白癜风严重程度,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以VASI评分较基线下降 ≥ 50%(达VASI50及以上)为“有效”。以治疗有效与否做因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与疗效相关的因素。配对样本秩和检验用于治疗前后偏态数据的比较。治疗过程中同时记录不良反应,以评估靶向光疗的安全性。结果 最终纳入稳定期白癜风患儿194例,包括男103例(53.1%)、女91例(46.9%),年龄6 ~ 14(10.2 ± 2.3)岁。138例(71.1%)患儿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56例(28.9%)采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194例患儿基线VASI评分[M(Q1,Q3)]为0.12(0.05,0.40),治疗3个月后VASI评分[0.06(0.02,0.19)]显著低于基线评分(Z = 12.02,P < 0.001)。治疗3个月后,52例达VASI50,30例达VASI75,总有效率为42.3%(82/194);308 nm准分子激光组38例达VASI50,26例达VASI75,有效率为46.4%(64/138);308 nm准分子光组14例达VASI50,4例达VASI75,有效率为32.1%(18/5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四肢白斑,头颈部、躯干部位白斑更易复色(OR = 3.56,95% CI:1.15 ~ 11.02,P = 0.027;OR = 6.58,95% CI:1.81 ~ 23.96,P = 0.004);相较于面部其他部位的白癜风,眶周白斑更易复色(OR = 4.58,95% CI:1.10 ~ 19.11,P = 0.037);与无毛发累及的头颈部白斑相比,有毛发累及者不易复色(OR = 0.31,95% CI:0.13 ~ 0.75,P = 0.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眶周可能是面部白斑的最佳复色部位(OR = 5.37,95% CI:1.18 ~ 24.34,P = 0.029),且头颈部白斑有毛发累及是影响光疗复色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0.28,95% CI:0.08 ~ 0.96,P = 0.042)。194例稳定期白癜风患儿经靶向光疗3个月,33例出现短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包括红斑、水疱、脱皮、瘙痒、疼痛,无治疗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及308 nm准分子光靶向光疗治疗儿童白癜风相对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开放获取】 急危重皮肤病的诊疗原则、现状、挑战和展望
何春霞 晋红中
2025, 58 (4): 307-314. DOI: 10.35541/cjd.20240527
摘要244)   PDF (10168KB)(490)    收藏
【摘要】 急危重皮肤病一般指病情紧急、进展迅速、可能危及生命的皮肤疾病。本文系统阐述了急危重皮肤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流程及治疗策略,包括重症药疹、重症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和重症银屑病,强调早期识别、快速诊断、规范治疗和多学科协作在管理这类疾病中的重要性。此外,本文深入分析急危重皮肤病诊疗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并从加强一级预防、完善转诊体系、规范诊疗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旨在为急危重皮肤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实用的临床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开放获取]    超声检查在皮肤科的应用前景
邹先彪 陈锦纯 曾悦 郝轶
2024, 57 (9): 785-790. DOI: 10.35541/cjd.20240212
摘要187)   PDF (7716KB)(444)    收藏
【摘要】 近年来超声检查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皮肤疾病诊疗和皮肤美容领域。相较于体格检查,超声检查更能直观地反映皮肤软组织的正常结构,也更能客观地评估较深层的皮肤病变,在皮肤科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超声检查在皮肤领域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开放获取]    佩索利单抗成功治疗重度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1例
李华 杨黎明 刘德华 刘琳 李艳峰 蔡向伟 王亭 张建中 段爱军
2024, 57 (12): 1141-1143. DOI: 10.35541/cjd.20240009
摘要184)   PDF (18276KB)(419)    收藏
患者女,69岁。因全身反复脓疱、脱屑伴发热6年、加重2个月,至晋城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诉6年前左手食指及掌跖部位出现红斑,上覆脓疱,伴脱屑,曾就诊于我科,诊断为掌跖脓疱病,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20 mg/d,治疗1个月,疗效不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治疗指南(2024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2024, 57 (11): 976-997. DOI: 10.35541/cjd.20240294
摘要2326)   PDF (27228KB)(390)    收藏
【摘要】 银屑病的治疗已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中重度、难治性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治疗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批准上市并已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2/23抑制剂、白细胞介素23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及白细胞介素36抑制剂五大类9种制剂;小分子药物包括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通路中磷酸二酯酶4、Janus激酶(包括酪氨酸激酶2)等不同环节共两类4种药物。如何合理、有效、安全地使用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国银屑病诊疗及相关领域专家依据国内外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结合中国银屑病患者的特点,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订本指南,从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的应用原则与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患者的筛查与监测、常见问题与对策以及特殊人群应用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开放获取]   2010—2023年中国梅毒流行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
陈泽伟 梁诗晴 岳晓丽 李婧 张家晖 龚向东
2024, 57 (11): 1045-1050. DOI: 10.35541/cjd.20240073
摘要604)   PDF (8436KB)(378)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2010—2023年梅毒的流行趋势与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0—2023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梅毒病例报告数据,利用Joinpoint 5.2.0软件进行流行趋势分析,应用ArcGIS 10.5软件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使用SaTScan 10.2.3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10—2023年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6.86/10万上升至37.60/10万,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82%(95% CI:0.81% ~ 2.89%),报告发病率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 = 0.002)。全国各县区梅毒报告发病率呈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Moran′s I = 0.47 ~ 0.60,均P < 0.001),全局G系数检验统计量Z(G)值均 ? 1.96,表明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高值聚集模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各年热点地区的数量为180 ~ 294个,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贵州、四川和云南等。时空扫描分析探测到92个时空聚集区,主要分布于2010—2012年的浙江、广西、广东和福建,2013—2017年的新疆以及2019—2023年的四川、贵州、重庆等。结论 2010—2023年中国梅毒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疫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热点地区与时空聚集区分布基本一致,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时空聚集区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从东南沿海和西北地区转变至西南地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开放获取]    伴肺结核的阴部、肛周发疹性瘙痒性丘疹型汗孔角化病1例
李琳 郭涛 张峻岭 何俊辰 宋蒙蒙
2024, 57 (11): 1056-1057. DOI: 10.35541/cjd.20230460
摘要184)   PDF (6300KB)(366)    收藏
患者男,79岁,因阴部、肛周出现散在红色丘疹伴剧烈瘙痒1年,自行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瘙痒不能控制,于2021年5月28日就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开放获取]    生物制剂治疗老年中重度银屑病124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回顾分析
金兰 邱云 王唯嘉 康晓静 丁媛
2025, 58 (1): 47-52. DOI: 10.35541/cjd.20240351
摘要260)   PDF (7885KB)(329)    收藏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生物制剂治疗老年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年龄 ≥ 65岁、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 ≥ 3分或银屑病皮损面积(BSA) ≥ 3%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124例,记录第0(治疗前)、4、12、24周PASI、BSA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评估疗效,统计PASI评分改善超过75%(PASI75)和90%(PASI90)的患者比例,记录不良反应。使用SPSS 29.0、GraphPad Prism10.0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 ± 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Q1,Q3)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124例患者中,男72例(58.1%),女52例(41.9%),年龄65 ~ 87岁。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86例(69.4%),乌司奴单抗15例(12.1%),依奇珠单抗14例(11.3%),古塞奇尤单抗5例(4.0%),阿达木单抗4例(3.2%)。治疗前,124例患者PASI、BSA、DLQI评分[M(Q1,Q3)]分别为12.2(7.8,19.6)、16.0%(10.2%,25.0%)、16(11,20),治疗后第24周分别显著下降至0.8(0,1.2)、1.0%(0,2.0%)、0(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9.66、9.66、9.63,均P<0.01);第4、12、24周达PASI7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2.7%(53/124)、80.6%(100/124)、93.5%(116/124),达PASI90的比例分别为13.7%(17/124)、48.4%(60/124)、85.5%(106/124)。分别比较有合并症组(93例)和无合并症组(31例)、早发型组(41例)和晚发型组(83例)患者在治疗第4、12、24周时PASI75和PASI90的达标率,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4例患者中42例随访超过2年,2年时达到PASI75和PASI9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1.4%(30例)和54.8%(23例)。有13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4例(3.2%)、肝酶升高3例(2.4%)、湿疹样皮炎2例(1.6%)、瘙痒2例(1.6%)、结节性痒疹1例(0.1%)和白癜风1例(0.1%)。结论 生物制剂治疗老年中重度银屑病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安全性较高,总体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本期封面+目录
本期封面+目录
2024, 57 (12): 0-0.
摘要108)   PDF (11681KB)(320)    收藏
本期封面+目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本期封面+目录
本期封面+目录
2024, 57 (7): 0-0.
摘要86)   PDF (11681KB)(314)    收藏
本期封面+目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开放获取]    新生儿吸吮性水疱1例
田清华 朱霄鹤 王国颖 王振华 房现刚
2025, 0 (1): 20220473-e20220473. DOI: 10.35541/cjd.20220473
摘要101)   PDF (3655KB)(279)    收藏
患儿男,因出生时发现双手背水疱,即于2023年1月21日至潍坊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会诊。患儿为头位娩出,分娩过程中未损伤皮肤。其母亲无感染及大疱性皮肤病史,家族中无表皮发育不良病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本期封面+目录
本期封面+目录
2024, 57 (11): 0-0.
摘要117)   PDF (10960KB)(277)    收藏
本期封面+目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本期封面+目录
本期封面+目录
2024, 57 (8): 0-0.
摘要77)   PDF (22259KB)(274)    收藏
本期封面+目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开放获取]    特应性皮炎达标门诊建设标准专家共识(2025基层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5, 0 (4): 20240296-e20240296. DOI: 10.35541/cjd.20240296
摘要236)   PDF (5177KB)(244)    收藏
【摘要】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特应性皮炎专病门诊建设和普及特应性皮炎达标治疗理念,规范特应性皮炎达标门诊的设置及运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中国特应性皮炎基层达标门诊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在中国特应性皮炎达标门诊建设(2023版)的基础上,撰写中国特应性皮炎基层达标门诊建设标准。该标准对基层皮肤科提出了特应性皮炎达标门诊管理要求和评分标准,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治规范化,推动特应性皮炎管理的同质化和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