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开放获取]    炎症后色素沉着防治专家共识 (2024版)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皮肤美容学组
2024, 57 (11): 998-1003. DOI: 10.35541/cjd.20240087
摘要2472)   PDF (7626KB)(4221)    收藏
【摘要】 炎症后色素沉着是各种内外源性因素造成皮肤炎症或损伤后导致的色素增加性疾病,对患者情绪及社交造成困扰。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皮肤美容学组组织本领域专家从炎症后色素沉着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整理及分析,制订本共识,以期为炎症后色素沉着的防治提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开放获取】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
2022, 55 (12): 1041-1049. DOI: 10.35541/cjd.20220609
摘要7959)   PDF (14081KB)(11574)    收藏
【摘要】 荨麻疹是一种以风团和瘙痒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皮肤病,部分病例存在病情迁延反复、临床疗效不佳等特点。本指南以2018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荨麻疹的最新研究进展,经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数十位专家共同讨论后制定而成,适用于中国成人及儿童荨麻疹患者。除对荨麻疹的定义、发病机制等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外,还采用问答形式对荨麻疹分类、诊断及治疗等临床实践中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细致说明,以期为荨麻疹的诊疗提供更为全面、科学和权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开放获取]    中国天疱疮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治疗学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医学分会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罕见病联盟皮肤罕见病专业委员会
2024, 57 (10): 873-886. DOI: 10.35541/cjd.20240222
摘要1957)   PDF (17657KB)(3322)    收藏
【摘要】 天疱疮是一组少见而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以皮肤和/或黏膜的水疱、大疱、糜烂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对天疱疮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有必要制订中国天疱疮诊疗指南。由相关学术组织组建的指南工作组,基于国内外现有证据,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多轮论证与遴选,形成了关于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12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和30条推荐意见,为天疱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开放获取]    白癜风诊疗共识(2024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专委会
2024, 57 (12): 1065-1070. DOI: 10.35541/cjd.20240260
摘要3036)   PDF (3803KB)(3103)    收藏
【摘要】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目前认为是由自身反应性T细胞破坏皮肤、黏膜或毛囊的黑素细胞所致,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等根据国际白癜风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订2024版《白癜风诊疗共识》。本版共识突出了白癜风的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和JAK抑制剂应用等,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规范白癜风的治疗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开放获取]    慢性瘙痒管理指南(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4, 57 (5): 387-399. DOI: 10.35541/cjd.20230746
摘要3176)   PDF (16357KB)(4581)    收藏
【摘要】 慢性瘙痒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瘙痒发生机制复杂,病因诊断与治疗常面临挑战。为提升我国临床医生对慢性瘙痒的认识,规范诊治行为,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在我国《慢性瘙痒管理指南(2018版)》的基础上,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对慢性瘙痒的分类、病因及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通过德尔菲法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为慢性瘙痒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案提供专家意见与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中国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诊治指南(2025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5, 58 (6): 485-496. DOI: 10.35541/cjd.20240674
摘要1824)   PDF (14956KB)(2034)    收藏
【摘要】 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对H1抗组胺药标准或加倍剂量、或联合使用均抵抗,临床常见,诊疗难度大。现有荨麻疹指南或共识无法满足难治性CSU的高质量规范化管理,有必要制订针对难治性CSU的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建指南工作组,联合全国29位荨麻疹研究领域专家,全面梳理评估国内外现有循证证据,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多轮论证,形成了本指南,旨在为难治性CSU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开放获取]   中国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公众版2024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2024, 0 (5): 20230620-e20230620. DOI: 10.35541/cjd.20230620
摘要1148)   PDF (15089KB)(1984)    收藏
【摘要】 化学剥脱术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病治疗和皮肤美容领域,但不正规的操作或非专业人士操作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不良事件。为了提高公众对化学剥脱的认识,普及正确、专业的医学知识,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成立的中国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共识专家组结合我国国情,从化学剥脱术的定义、分类、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制订本共识,为公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开放获取]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4, 57 (6): 493-502. DOI: 10.35541/cjd.20230682
摘要1844)   PDF (12529KB)(2382)    收藏
【摘要】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过敏原作为AD的诱发因素之一,可导致AD复发或加重。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通过识别过敏原,可指导对AD的长期管理。关于sIgE检测在AD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目前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共识基于目前国内外指南和相关研究证据,总结了AD患者进行sIgE检测的临床价值,并在患者选择、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选择、结果解读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给出了9条推荐意见,为sIgE检测在我国AD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统一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开放获取]    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诊疗指南(2024版)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激光美容学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护肤品和护肤材料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整形与美容分会激光美容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美容激光学组
2024, 57 (6): 485-492. DOI: 10.35541/cjd.20230674
摘要1060)   PDF (10103KB)(1954)    收藏
【摘要】 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是指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累及皮肤、黏膜及附属器等的局部或全身性损害。随着化妆品的种类增加及其广泛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日益增高,发病类型增多,临床特征多样。为加强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本指南基于文献检索及评价、讨论、论证会、征求意见等制订流程,组织相关专家对《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诊疗指南(2018版)》进行了更新与修订,旨在规范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临床诊疗和安全监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开放获取]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1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玫瑰痤疮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玫瑰痤疮专业委员会
2021, 54 (4): 279-288. DOI: 10.35541/cjd.20201078
摘要5067)   PDF (14486KB)(3686)    收藏
【摘要】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中部反复潮红、红斑。近年来,对本病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为此,组织部分专家在《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的基础上制定本指南,新版指南提出了分部位诊断标准,希望能进一步规范我国玫瑰痤疮的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开放获取]    老年皮肤瘙痒症诊疗与康复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皮肤病学组
2025, 58 (1): 1-8. DOI: 10.35541/cjd.20240407
摘要1417)   PDF (10301KB)(1779)    收藏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老年皮肤瘙痒症研究进展迅速,对该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为规范老年皮肤瘙痒症的诊疗与康复,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皮肤病学组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一些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老年皮肤瘙痒症诊疗与康复专家共识(2025版)》,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缓解或消除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开放获取]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
李利 何黎 朱学骏
2016, 49 (8): 537-540.
摘要2328)   PDF (936KB)(2957)    收藏

维护皮肤清洁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但何为正确的皮肤清洁方式尚无公认的规范可循。为此,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美容事业发展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制定本指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开放获取]   中国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诊治专家共识(2023)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2023, 56 (6): 479-488. DOI: 10.35541/cjd.20220819
摘要2426)   PDF (12585KB)(6280)    收藏
【摘要】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是一组由特定诱因诱发、以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荨麻疹,可伴有瘙痒、刺痛、烧灼、疼痛等不适症状。该病临床表现异质性大,病情迁延反复,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为提升我国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规范疾病诊治行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通过德尔菲法广泛征询专家意见,并经相关专家多轮讨论,最终形成本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开放获取]    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工作组
2021, 54 (2): 110-115. DOI: 10.35541/cjd.20200900
摘要4815)   PDF (8782KB)(2850)    收藏
【摘要】 目前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遗传、日光、性激素等有关,涉及黑素合成增加、皮损处血管增生、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受损等机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无创检测技术。该指南结合近年研究新进展,全面阐述了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期与分型、诊断及治疗等,旨在提高中国皮肤科医师对黄褐斑的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开放获取]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专家共识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专家共识》编写组
2024, 57 (12): 1079-1090. DOI: 10.35541/cjd.20240226
摘要874)   PDF (14943KB)(1330)    收藏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白细胞介素17A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炎症因子,司库奇尤单抗是全球首个白细胞介素17A的单克隆抗体, 在中国获批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6岁及以上患者、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和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上市以来,我国积累了大量真实世界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本文对司库奇尤单抗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长期使用策略、特殊患者的使用等进行系统综述并形成了专家共识,目的是促进司库奇尤单抗的规范化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开放获取]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达标治疗专家共识(2023)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3, 56 (6): 489-495. DOI: 10.35541/cjd.20230004
摘要2436)   PDF (9000KB)(3846)    收藏
【摘要】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慢性荨麻疹中最常见的表型。标准剂量、加量或联合的二代抗组胺药是CSU的治疗选择,但约50%的患者对抗组胺治疗抵抗。达标治疗已被证实可提升慢性疾病的管理质量,但目前国内尚未提出CSU达标治疗的理念。我国荨麻疹诊疗及相关领域的31位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指南、共识及临床研究、真实世界研究进展,结合专家经验,共同制订CSU达标治疗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开放获取]    寻常痤疮再认识:从发病机制到治疗策略
鞠强 李嘉祺
2024, 57 (4): 289-294. DOI: 10.35541/cjd.20240074
摘要816)   PDF (12409KB)(2153)    收藏
【摘要】 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雄激素诱导的脂质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微生物增殖及炎症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仍未完全揭示。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传统认知也不断更新并影响着临床治疗理念的转变。本文从激素水平、毛囊微生物、毛囊皮脂腺干细胞分化及重度痤疮发生机制等角度总结寻常痤疮发生机制中部分新观点、新理念及其在临床防治中的意义,为痤疮防治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开放获取]    中国特应性皮炎门诊病历模板专家共识(2024)
中国特应性皮炎门诊病历专家共识编写组
2024, 0 (5): 20240141-e20240141. DOI: 10.35541/cjd.20240141
摘要735)   PDF (6436KB)(1249)    收藏
【摘要】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系统性疾病,需进行长期管理。绝大部分AD患者的诊疗与管理在门诊进行,因此建立AD门诊病历模板对于提高AD管理质量十分重要。AD门诊病历对于提高AD管理质量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尚无统一与规范的AD门诊病历,共识编写组专家制订了该AD门诊病历模板,并提出相应质控标准,目的是实现AD病历书写的规范化和均质化,提升AD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开放获取]    白癜风光疗指南(2025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皮肤科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5, 58 (3): 197-208. DOI: 10.35541/cjd.20240547
摘要844)   PDF (12482KB)(1469)    收藏
【摘要】 紫外线光疗是治疗白癜风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指导和规范紫外线光疗在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皮肤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光医学及色素疾病领域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白癜风光疗最新研究进展及专家临床经验,经充分讨论,制订了《白癜风光疗指南(2025版)》,对白癜风紫外线光疗的原理、禁忌证、个体化光疗方案、联合治疗及不良反应等临床实践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提出了指导意见,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白癜风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开放获取]    中国生殖支原体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4)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2024, 57 (3): 201-208. DOI: 10.35541/cjd.20230711
摘要1374)   PDF (11971KB)(2289)    收藏
【摘要】 生殖支原体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等泌尿生殖道感染,并且与早产相关。因培养困难,诊断依赖于核酸检测,其耐药性增加导致临床治疗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依据国际最新生殖支原体诊疗指南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围绕生殖支原体感染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诊断与治疗、随访和判愈、性伴管理、预防等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形成此共识,旨在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生殖支原体感染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开放获取]   中国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2022, 55 (11): 949-955. DOI: 10.35541/cjd.20220309
摘要2892)   PDF (8848KB)(4223)    收藏
【摘要】 化学剥脱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和皮肤光老化的治疗,如何合理、有效、安全地应用化学剥脱术是目前临床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规范化学剥脱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共识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广泛讨论基础上制定本共识,从化学剥脱术的定义和分类、作用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要点、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开放获取]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
2020, 53 (2): 81-88. DOI: 10.35541/cjd.20191000
摘要9194)   PDF (3135KB)(3818)    收藏
【摘要】 特应性皮炎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伴有显著的皮肤干燥和瘙痒。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近10余年间我国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受累及的人群涉及各年龄段。本指南结合近5年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在2014版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对特应性皮炎的定义、患病率、发病机制、分类、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更新,可为特应性皮炎的诊疗提供科学和权威的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开放获取]   慢性荨麻疹患者宣教指南(202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
2022, 0 (4): 20220305-e20220305. DOI: 10.35541/cjd.20220305
摘要1212)   PDF (6496KB)(3108)    收藏
【摘要】 为提高皮肤科医生及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便于为患者普及该病的知识,提供用药和生活上的科学指导,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变态反应性疾病学组,组织部分专家,经集体讨论,筛选出15道与慢性荨麻疹相关的常见问题,涉及慢性荨麻疹的定义、病因、相关检查、治疗选择、注意事项等方面,以科普问答形式制订本宣教指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开放获取]    白癜风诊疗共识(2021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2021, 54 (2): 105-109. DOI: 10.35541/cjd.20200785
摘要3722)   PDF (7572KB)(2414)    收藏
【摘要】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色素性皮肤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在2018版白癜风治疗共识的基础上复习近3年白癜风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对白癜风的维持治疗和糖皮质激素干预应用进行修订,展望JAK抑制剂治疗,最终达成本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开放获取]    红蓝黄光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光医学治疗装备学组
2025, 58 (3): 209-215. DOI: 10.35541/cjd.20240354
摘要774)   PDF (10764KB)(1322)    收藏
【摘要】 红蓝黄光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低强度光疗。近年来随着光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安全高效的红蓝黄光治疗技术在痤疮、雄激素性秃发、皮肤创面、带状疱疹等皮肤病中得到推广应用,但尚无统一规范的推荐性方案。为提高红蓝黄光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组织部分专家,在国内外文献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诊疗现状,对红蓝黄光治疗在皮肤科临床的规范应用提出具体建议,供临床医生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开放获取]   成人皮肌炎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22, 55 (11): 939-949. DOI: 10.35541/cjd.20220420
摘要2305)   PDF (12511KB)(3681)    收藏
【摘要】 皮肌炎是一种特发性炎性肌病,可出现典型皮损、近端肌无力和多器官受累表现,亦可伴发恶性肿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国内外成人皮肌炎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文献和专家建议作为依据,制定成人皮肌炎诊疗共识,供各级皮肤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医师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开放获取]    乳房外Paget病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
《乳房外Paget病诊治专家共识(版)》编写委员会专家组
2024, 57 (5): 400-408. DOI: 10.35541/cjd.20230603
摘要1013)   PDF (11314KB)(1758)    收藏
【摘要】 乳房外Paget病是一种少见且易误诊的皮肤恶性肿瘤,其早期病变局限于表皮,也可浸润至真皮层,晚期则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乳房外Paget病常见于大汗腺分布区域,包括阴囊、阴茎、外阴以及肛周、腹股沟、腋窝等部位,常表现为红色斑片或浸润性斑块,部分皮损伴有鳞屑、糜烂等。在选择治疗方案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期评估。本专家共识基于国际上最新的指南和临床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临床治疗实践,形成了关于乳房外Paget病分期治疗的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以及新型治疗方法,为规范乳房外Paget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开放获取]    寻常型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 左亚刚 晋红中
2016, 49 (11): 761-765.
摘要1399)   PDF (1667KB)(3373)    收藏

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是天疱疮中最常见类型,其主要特点是血清中产生针对表皮细胞间桥粒的自身抗体,临床表现为松弛性水疱、大疱,伴有顽固性、痛性黏膜糜烂和溃疡,组织病理出现特征性棘层松解现象。PV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促使皮损和黏膜尽快愈合,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力争长期缓解,直至痊愈。治疗的挑战在于长期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避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减少激素用量。由于该病较少见,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较少。欧洲和日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治疗共识,但目前我国尚无类似共识形成。本文在综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共识性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经国内不同地区的专家反复讨论修订,形成了PV的诊断和治疗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开放获取]   抗肿瘤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
2023, 56 (10): 907-919. DOI: 10.35541/cjd.20230084
摘要1346)   PDF (16319KB)(2735)    收藏
【摘要】 皮肤不良反应是抗肿瘤药物治疗的常见问题,不仅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抗肿瘤治疗中断和减量。随着各种新型抗肿瘤药物不断出现,皮肤不良反应也变得更常见和复杂。鉴于此,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组织专家讨论、梳理现有相关临床证据,形成本专家共识。本共识概述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常见皮肤相关不良反应,并提出预防和管理措施,旨在为肿瘤和皮肤病专业临床医师及护理团队提供规范化建议,指导临床实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开放获取]    中国皮肤结核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一带一路”皮肤病专病联盟分枝杆菌病研究联盟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皮肤性病检验与诊断分会
2024, 57 (5): 426-434. DOI: 10.35541/cjd.20230354
摘要958)   PDF (11271KB)(1744)    收藏
【摘要】 皮肤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延误诊断可能导致皮肤与软组织损毁,其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综合判断。皮肤结核治疗疗程长且需要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早期规范的诊疗是保证良好预后的关键。本共识在参考国内外皮肤结核与结核相关文献、指南基础上编写,旨在规范皮肤结核诊疗流程,提高皮肤结核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开放获取]    强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7)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激光与理疗亚专业委员会
2017, 50 (10): 701-705.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7.10.001
摘要1333)   PDF (2355KB)(2728)    收藏
无创美容技术在皮肤美容领域需求日益增加,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最受欢迎的无创美容技术之一。为了规范使用IPL技术,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CDA)皮肤激光与理疗亚专业委员会(DLSC)组织部分专家,探讨IPL应用的治疗参数、适应证、禁忌证及安全防护等,达成了相对一致的专家意见,希望给医务工作者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开放获取]    中国耐药皮肤癣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 中国耐药皮肤癣菌病诊治与防控工作组
2024, 57 (5): 418-425. DOI: 10.35541/cjd.20230718
摘要771)   PDF (10091KB)(1521)    收藏
【摘要】 耐药皮肤癣菌感染是近期临床微生物领域与皮肤病领域关注的热点。我国已经出现耐药皮肤癣菌感染病例,预示存在人群传播的风险。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中国耐药皮肤癣菌病诊治与防控工作组组织专家基于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研究数据,对耐药皮肤癣菌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菌株鉴定、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耐药皮肤癣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防控提出推荐建议,制订了完整的诊治方案,以期为我国耐药皮肤癣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与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开放获取]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专病门诊建设及标准化病案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皮肤性病学组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
2025, 0 (4): 20240338-e20240338. DOI: 10.35541/cjd.20240338
摘要624)   PDF (21712KB)(786)    收藏
【摘要】 特应性皮炎(AD)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于婴儿期起病,可反复发作并持续到儿童及青少年,严重影响患儿的睡眠及生长发育,降低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近年来,我国儿童AD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及各级别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国儿童AD循证医学证据匮乏,AD慢病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尚未广泛建立。为推动我国儿童AD专病门诊建设,提高儿童AD临床诊疗能力,规范诊疗过程,降低疾病负担,提高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皮肤性病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专家进行广泛调查和讨论,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形成本共识,以期为我国儿童AD专病门诊建设提供参考,提高AD患儿全病程(全周期)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开放获取]   老年特应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2023, 56 (11): 991-999. DOI: 10.35541/cjd.20230427
摘要1441)   PDF (11327KB)(3373)    收藏
【摘要】 老年(> 60岁)特应性皮炎在人口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合并症等方面与儿童和成人特应性皮炎有较大不同,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诸多需要特殊考虑的方面。因此,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制定老年特应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以规范和指导对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诊疗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开放获取]   色素痣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皮肤肿瘤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
2025, 58 (5): 387-395. DOI: 10.35541/cjd.20240631
摘要646)   PDF (13489KB)(1064)    收藏
【摘要】 为规范和提高临床医师对色素痣的认识及诊治水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皮肤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及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部分专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整合国内外色素痣诊疗指南、共识和现有的研究结果,制订《色素痣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本共识涵盖的色素痣包括普通后天性色素痣、先天性色素痣、复发性色素痣、特殊人群(儿童、妊娠期)色素痣,针对不同类型色素痣的诊疗要点给出详细建议,旨在为色素痣的规范诊疗和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开放获取]   保湿润肤类产品应用指导专家共识(2023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023, 56 (8): 711-717. DOI: 10.35541/cjd.20230133
摘要1696)   PDF (8894KB)(2973)    收藏
【摘要】 应用保湿润肤类产品是保护或修护皮肤屏障、维护皮肤健康和防治皮肤病的重要手段。为规范及合理应用保湿润肤类产品,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就保湿润肤类产品的功效、成分选择、应用指征、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深入讨论并达成此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开放获取]    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20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
2020, 53 (3): 168-179. DOI: 10.35541/cjd.20190808
摘要6279)   PDF (2223KB)(2359)    收藏
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我国目前重点防治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按照其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及传染方式,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神经梅毒、隐性梅毒及先天梅毒等。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主要侵犯泌尿生殖道,其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伴发各种并发症,差别较大。这3种性病的诊断应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后确定。应尽早、规范并按推荐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应进行必要的随访。淋病的病原体耐药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开放获取]    中国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诊疗专家共识制订小组
2021, 54 (2): 97-104. DOI: 10.35541/cjd.20200802
摘要2507)   PDF (11642KB)(1480)    收藏
【摘要】 反常性痤疮(AI)/化脓性汗腺炎(HS)是一种因毛囊闭锁导致毛囊皮脂腺单位受累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顶泌汗腺分布区域,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开始出现的疼痛性、深在性、炎症性皮损。AI/HS发病与遗传、炎症与免疫、微生物、肥胖及吸烟等因素相关。AI/HS治疗困难,目前的治疗以控制皮损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医生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维A酸类、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以及抗雄激素药物等,辅助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或光电治疗。该共识旨在进一步规范中国AI/HS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发展及评价
张建中
2017, 50 (1): 67-69.
摘要916)   PDF (426KB)(1837)    收藏
任何一种需要建立诊断标准的疾病,一定是有多种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等。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该病也称特应性湿疹(atopic eczema,AE),其异质性首先是皮损表现多种多样,有屈侧皮炎、手足皮炎、痒疹样皮疹、泛发性湿疹等,其次,患者还可能有其他特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还可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IgE水平升高、抗原特异性IgE阳性等,家族成员中也常有过敏性疾病史。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和异质性,使得制定AD诊断标准成为必要。国际上第一个AD诊断标准是1980年的Hanifin & Rajka标准,在之后的30多年里,已有十多个诊断标准相继发表,每个标准各有特点。现对目前国际上几个主要AD诊断标准做一简要回顾与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开放获取]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美容亚专业… 谢红付
2017, 50 (3): 156-161.
摘要2264)   PDF (9028KB)(2025)    收藏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曾称为酒渣鼻。2015年俄罗斯与德国联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分别为12.3%与5.0%[2],美国为2.0% ~ 2.3%[3],目前缺乏中国人群玫瑰痤疮患病率的研究。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以及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少部分出现赘生物(常见于鼻部),主要累及20 ~ 50岁的成年人[4?5],但儿童[6]和老年人同样可以发病。 然而,由于过去国内教科书及很多皮肤病专著将“玫瑰痤疮”称为“酒渣鼻”,致使很多医生误认为只有“鼻部发红、肥大”的表现才是“酒渣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