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百周,孔蕴毅,杨文涛,. 原发性皮肤的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BCL10表达与染色体异常[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 41(6): 374
. |
[2] |
张勇上海,项蕾红,李剑,. 308 nm单频准分子光对人黑素细胞膜凋亡、周期和KIT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 41(3): 160
. |
[3] |
张荣鑫,涂彩霞,白明辉,吴茉莉,黄畋. N-乙酰氨基葡萄糖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透明质酸合成的影响[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 41(8): 550
. |
[4] |
汤珣,章俊,吴秉毅,. 免疫吸附联合非清髓性CD34+细胞自身移植治疗难治性SLE三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 41(9): 571
. |
[5] |
汪旸 农琳 武玲慎 李挺 涂平. 皮肤原发性侵袭性亲表皮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 42(4): 237
-240
. |
[6] |
张春玲, 傅裕. 坏疽性脓皮病合并消化道肿瘤一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38(11): 679
. |
[7] |
崔凡, 陶诗沁, 沈永年, 吕桂霞, 陈伟, 李筱芳, 胡素泉, 杨丽佳, 刘维达. 马拉色菌临床株分类鉴定的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38(8): 492
-494
. |
[8] |
程浩, 叶俊, 周健. 含HPV16 E7的病毒样颗粒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CTL反应[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38(5): 291
-293
. |
[9] |
林德儒, 黄少英. 以骨骼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早期胎传梅毒一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38(5): 324
. |
[10] |
闫军, 陈声利, 孙建方. 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甲真菌病随机对照Meta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7): 412
-4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