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10, Vol. 43 ›› Issue (3): 191-191.

• 病例报告 • 上一篇    下一篇

儿童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一例

张晓光1,王爱学2,褚京津3,四荣联4   

  1. 1.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
    2. 石家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
    3.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050000
    4.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收稿日期:2009-04-13 修回日期:2009-07-20 出版日期:2010-03-15 发布日期:2012-03-31
  • 通讯作者: 张晓光 E-mail:zhangxiaoguang078@163.com

Linear IgA bullous dermatosis of children: a case report

  • Received:2009-04-13 Revised:2009-07-20 Online:2010-03-15 Published:2012-03-31

摘要:

患儿女,7岁,主因全身起水疱伴剧痒1月余入院。皮科情况:全身见较多红色斑片、丘疹、丘疱疹及水疱,部分水疱呈腊肠样,水疱主要分布于红斑边缘。水疱破后形成糜烂伴结痂。以面、臀及股内侧较密集,部分表面可见浆痂。病理:表皮下水疱,疱内可见散在嗜中性粒细胞,疱底及疱两侧表皮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检查:DIF:IgA 弱阳性,IgG 阳性,IIF:IgA 阴性。诊断:儿童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治疗:氨苯砜,100mg/天,10余天后基本痊愈,至今40余天,皮疹无复发。讨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BD)由Chorzelski ( 1979)首先命名。本例患儿发病早、具特征性皮损,HE病理:表皮下水疱,疱内可见散在嗜中性粒细胞,疱底及疱两侧表皮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可见IgG、IgA于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氨苯砜治疗效果好,儿童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诊断成立。本例免疫病理IgA、IgG均阳性,提示该患儿是否可能存在IgA大疱性皮病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重叠,还有待于进一步检查。

关键词: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