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09, Vol. 42 ›› Issue (1): 57-58.
宋彪 魏丽虹 郑利雄 熊峰 房思宁 杜晓红 郭棱棱 梅忠喜 童秋生
SONG Biao Li-hong WEI Ling-ling GUO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过敏原免疫治疗(AIT)前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体内IL-2、4受体的变化,初步探索AIT对CIU患者免疫的影响,CIU的发病机制及AIT治疗CIU的机制。方法 临床选择35例CIU患者,实验组20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给予AIT干预。对照组仅抗组胺药对症治疗。实验前后分别采集静脉全血,提取总的RNA,逆转录-PCR扩增IL-2R、4R及内参照β肌动蛋白mRNA的片断。目的条带的峰面积除以内参照β肌动蛋白的条带峰面积,作为目的蛋白mRNA表达的半定量值,结果用 表示,统计分析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 实验组实验前后IL-2R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356±0.111,0.370±0.092;IL-4R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483±0.087,0.474±0.076。对照组实验前后IL-2R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330±0.111,0.335±0.093;IL-4R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511±0.080,0.527±0.086。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实验前后每组IL-2R、4R mRNA的表达量,P值均大于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AIT疗效达到良好及其以上的共13例,以13例作为一组分析,实验前后其IL-2R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38±0.122,0.359±0.104;IL-4R mRNA表达量分别为0.485±0.092,0.471±0.084。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P值均大于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IT疗效良好的实验组在实验前后IL-2R,IL-4R mRNA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CIU的发病并不是单纯的Th2表达模式,同时说明免疫偏移不是AIT治疗CIU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