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24, Vol. 57 ›› Issue (10): 897-903.doi: 10.35541/cjd.20240215
李锁1 荆可2 王媛3 李志量2 赵晨静1 张寒梅1 梁桂熔1 冯素英1
Li Suo1, Jing Ke2, Wang Yuan3, Li Zhiliang2, Zhao Chenjing1, Zhang Hanmei1, Liang Guirong1, Feng Suying1
摘要: 【摘要】 目的 总结抗p200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免疫血清学和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4年2月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的抗p200类天疱疮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免疫血清学特征和治疗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35例,包括男25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2.5∶1,年龄(57.74 ± 17.12)岁,2例(5.71%)合并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现具有多样性,其中20例(57.14%)表现为典型BP样损害,8例(22.86%)表现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样损害,4例(11.43%)表现为湿疹样损害。直接免疫荧光(DIF)、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ss-IIF)、以真皮侧提取物为底物和层黏连蛋白γ1-C端(Lnγ1C)为底物的免疫印迹阳性率分别为100%(24/24)、82.86%(29/35)、100%(35/35)、80.64%(25/31)。35例中33例有治疗及随访信息,6例(18.18%)接受非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系统治疗和外用激素治疗,随访时间[M(Q1,Q3),下同]为19.50(6.50,69.25)个月,其中1例已经停药;16例接受激素联合传统抗炎药物系统治疗,随访时间为13.50(4.25,18.00)个月,激素起始剂量相当于泼尼松0.30 ~ 0.50 mg·kg-1·d-1,疾病控制时间为(15.31 ± 5.23) d,其中3例病情波动加用氨苯砜能够控制病情,1例已停用激素;5例(15.15%)接受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系统治疗,随访时间为26.00(14.00,90.00)个月,激素起始剂量相当于泼尼松0.50 ~ 0.75 mg·kg-1·d-1,疾病控制时间为(10.20 ± 3.27) d,其中2例以相当于泼尼松5 ~ 10 mg/d维持治疗,2例患者停药,1例激素停用后复发;1例(3.03%)接受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系统治疗,随访时间为53个月,目前激素已停用;1例(3.03%)接受激素联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且有效;4例(12.12%)接受激素联合JAK抑制剂治疗,其中3例有效。结论 抗p200类天疱疮临床表现具有多形性,但很少出现瘢痕和粟丘疹,部分患者存在Lnγ1C为底物的免疫印迹阴性现象,预后较好,多数患者最终可以达到完全缓解并最终停药。
李锁 荆可 王媛 李志量 赵晨静 张寒梅 梁桂熔 冯素英. 抗p200类天疱疮35例临床及免疫血清学特征回顾性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4,57(10):897-903. doi:10.35541/cjd.20240215
Li Suo, Jing Ke, Wang Yuan, Li Zhiliang, Zhao Chenjing, Zhang Hanmei, Liang Guirong, Feng Suying. Clinical and immunoserological features of 35 cases of anti-p200 pemphigoi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4, 57(10): 897-903.doi:10.35541/cjd.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