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11, Vol. 44 ›› Issue (12): 894-895.
江勇1,杨丽娜1,刘原君2,刘全忠2
摘要:
[目的] 预防和控制沙眼衣原体培养过程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污染。[材料与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或液体培养法筛选敏感抗菌素,然后用微量稀释法确定最低抑菌浓度和细胞毒作用。[结果] 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球菌产β-内酰胺酶,对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钠和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敏感。头孢噻肟钠MIC=50mg/L,包涵体明显减少且体积变小。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钠MIC分别为20 mg/L、100 mg/L,包涵体消失。庆大霉素、万古霉素MIC分别为3200U/mL、400 mg/L,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 沙眼衣原体培养过程中细菌污染最常见且危害最大,近年常见产耐药酶的表皮葡萄球菌,因此预防污染十分重要。污染标本的处理需要兼顾细胞和细菌、衣原体三方面。第3代头孢类抗菌素能有效杀灭该菌,但是影响包涵体的生长和存活。清除污染菌的理想方案是3200U/mL的庆大霉素作用1至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