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祎群, 曾学思, 韩永智, 徐秀莲, 孙建方. 弥漫性色素沉着伴点状色素减退三例:一种新的色素性疾病?[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7, 40(2): 107
-109
. |
[2] |
王千秋. 重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防治[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7, 40(5): 257
-259
. |
[3] |
赵恒光,李惠,杨和荣. 几种IAP蛋白及其相关因子在蕈样肉芽肿中的表达及NB-UVB的作用[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 41(9): 605
. |
[4] |
张玲琳,王秀丽,王宏伟,苏丽娜,过明霞,.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 42(2): 78
-80
. |
[5] |
倪冬冬 伍津津. pH值对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的影响[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 42(4): 266
-268
. |
[6] |
杨毅, 张萍, 杨雷, 邹炳辉, 王群姬. 人乳头瘤病毒DNA表达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关系及意义[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38(11): 704
. |
[7] |
汪继云, 杨森, 王红艳, 刘宏胜, 孙良丹, 高敏, 何平平, 崔勇, 张学军. HLA-DQA1和HLA-DQB1等位基因与皖籍汉族人群白癜风的相关性[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38(6): 357
-359
. |
[8] |
韩维田, 姜淼, 边超英, 王格, 李学付, 李伟洲. 弥漫性掌跖角化病一家系16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38(5): 327
. |
[9] |
隗祎, 秦立模, 李明. 结缔组织病患者念珠菌深部定植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1): 16
-18
. |
[10] |
章强强, 翁心华, 朱利平, 李莉, 王家俊. 小型无绿藻性脑膜炎及其真菌学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8): 445
-44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