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靖华, 周晓鸿. 指状瘢痕疙瘩一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38(12): 775
. |
[2] |
闫军, 陈声利, 孙建方. 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甲真菌病随机对照Meta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7): 412
-414
. |
[3] |
青春, 冉玉平, 熊琳, 代亚玲, 周光平. 误诊为头皮糠疹的泛发性白癣一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8): 459
. |
[4] |
陈国权, 黄涛, 高瑾. 皮下包虫病二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7, 40(2): 121
. |
[5] |
蔡永莲 刘润秋 施辛 张静 黎平. 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变应原检测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 44(8): 586
-589
. |
[6] |
戴春燕. 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56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 44(10): 747
. |
[7] |
胡燕 戴迅毅 曹蕾 陆雪芬 张娟 范莹 周爱奋 杨莉佳. 无锡市1065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接触性变应原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 45(10): 747
-749
. |
[8] |
林霖霖, 张学奇, 蔡剑峰, 邵笑红, 吴祖木. 隐翅虫皮炎暴发的调查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 37(11): 655
. |
[9] |
曹瑞华, 尹嘉, 温海, 陈江汉, 洪微, 徐红, 廖万清. 磷脂酶对新生隐球菌毒力的影响[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 36(8): 454
-456
. |
[10] |
宋志强, 郝飞, 钟白玉, 向明明, 刁庆春, 刘荣卿.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和克隆斑秃脱发相关基因[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 35(1): 31
-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