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素瘤(CMM)脉管微转移的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 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CMM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52 ~ 72(61.2 ± 8.4)岁。每例取肿瘤中心部位的瘤组织,部分病例包括清扫淋巴结标本。平均随访时间(65.00 ± 5.68)个月。随访期间17例患者死于CMM复发或转移,6例失访。采用组合式单克隆抗体和双酶标记的免疫组化鸡尾酒法检测53例CMM标本,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检测D2-40、S100、CD34抗原的表达情况。 结果 53例CMM患者,HE染色 + 组合式单克隆抗体阳性16例(30.19%),双酶标记的免疫组化鸡尾酒法阳性26例(49.06%),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 3.94,P < 0.05)。血管淋巴管瘤栓组26例中21例(80.77%)、无瘤栓组27例中10例(37.04%)有淋巴结转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 10.43,P < 0.001);血管淋巴管瘤栓组与同期无血管淋巴管瘤栓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31%(11/26)与70.37%(19/27) (?字2 = 4.25,P < 0.05)。 结论 免疫组化鸡尾酒法检测在诊断血管和淋巴管瘤栓上优于HE + 组合式单克隆抗体检查,血管和淋巴瘤栓是CMM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