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11, Vol. 44 ›› Issue (1): 63-63.

• 皮肤外科 •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术治疗Mibelli汗孔角化病二例

郭丙辰1,韩娜娜2,李金勇2,仪晓芹3   

  1. 1. 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
    2. 潍坊市皮肤病医院
    3. 潍坊市皮肤病医院,
  • 收稿日期:2010-05-19 修回日期:2010-07-03 出版日期:2011-01-15 发布日期:2011-01-10
  • 通讯作者: 郭丙辰 E-mail:gbc1976@126.com

Surgical treatment of Mibelli porokeratosis: two case report

  • Received:2010-05-19 Revised:2010-07-03 Online:2011-01-15 Published:2011-01-10

摘要:

手术治疗巨大Mibelli汗孔角化症二例郭丙辰 韩娜娜 李金勇 仪晓芹患者1.女,38岁.因臀部疣状增生物22年就诊.患者于22年前右臀部出现一绿豆粒大小疣状增生物,质较硬,缓慢增长,16年前增长速度加快。25岁生一子后,曾行冷冻治疗,未见有效,增生物继续增长,在外院诊为“神经性皮炎”,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无效,7-8年前又行“局封”治疗,每周一次,共10次,(具体药物不详),无效且出现瘙痒。我院就诊行病理检查示“汗孔角化症”,行“电离子机治疗”。2月后复发,渐扩展至对侧,呈片状,痒著,有时裂口疼痛,来诊。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双臀部见地图状皮损,边缘清,周围见堤状隆起,中央皮肤萎缩,局部有裂口,周边隆起部角化明显,周围散在类似小皮损,总面积约28×15㎝(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49.6%淋巴细胞50.4% .红细胞4.96×1012/L,血红蛋白141g.肝肾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在正常范围。病理检查:汗孔角化症。结合临床及病理诊断:汗孔角化症。患者2.女,30岁,左足跟疣状增生物4年就诊,患者于 4年前左足跟部出现疣状增生物,渐增大,稍痒不疼,未行治疗。体检:一般情况好,左足跟部见3cm×3㎝疣状皮损,地图状外观,边缘清,角化明显,无红肿,无触疼(图2)。治疗:患者1,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在骶管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双臀部皮损扩大切除+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术(图3),扩大范围为沿皮损外缘1cm、深度至皮下组织,术后应用抗感染治疗,病人恢复顺利(图4)。随访一年无复发。患者2,门诊在局麻下,行皮损扩大切除(扩大切除范围及深度如患者1 ),术后创面缺损行 “V-Y”成形术修补。术后口服抗生素,随访1年无复发。     图1双臀部见地图状皮损,边缘清,周围见    图2患者2左足跟部见3×3㎝皮损,角化明显堤状隆起,中央皮肤萎缩,局部有裂口,周边隆起部角化明显,周围散在类似小皮损,总面积约28×15㎝                  图3患者1皮损切除+皮瓣转移修复术后      图4患者1术后一个月            讨论 Mibelli汗孔角化症系一种少见的汗孔角化病,病程缓慢,损害可持续多年不变,或经过较长的静止间隔后缓慢扩展。老人中通常在萎缩的皮肤上发生鳞状细胞癌,有时40岁的人群中也有类似发生1。金德蕙、王化秀、孙志坚2和黄朝卫、陈兴平3等也曾报道过斑块状汗孔角化症并发鳞癌的病例。目前汗孔角化症的治疗多采用冷冻、激光、磨削、维A酸等,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鉴于此病有癌变的风险,因此,对于较大面积的汗孔角化症应尽早采取有效方法加以治疗,我们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