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6, Vol. 29 ›› Issue (3): 163-165.
苏晓红, 叶顺章, 陈平, 王千秋, 王海
Su Xiaohong, Ye Shunzhang, Chen Ping
摘要: 为了解淋球菌分离株耐药的比率及特性,以评价现行淋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药物敏感性与营养型之间的关系,我们对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由四个城市性病门诊患者分离的390株淋球菌作了抗菌药物敏感性及营养型测定.以琼脂稀释法测定了5种监测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5株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染色体介导的耐青霉素及耐四环素的菌株(MIC≥1mg/L)分别为314株(80.51%)及372株(95.38%).44株(11.28%)对环丙沙星耐药(MIC≥1mg/L).389株(99.74%)对壮观霉素敏感(MIC≤32mg/L).全部分离株对头孢三嗪敏感.40株(10.26%)为多重耐药菌株,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耐药.390株淋球菌中存在8种营养型,以需脯氨酸及原型菌株占优势.需脯氨酸的菌株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低于原型菌株.本研究表明,耐青霉素及四环素的菌株比率较高,出现对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持续性监测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