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敬 徐丽敏. 银屑病患者皮损和血清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 42(6): 430-431. |
[2] |
杨骥 杨雪 张菊莉 等. Th17在SLE的组织定位和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比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 42(6): 380-383. |
[3] |
宋秀祖, 许爱娥, 周荷芬. 白癜风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检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2): 95-97. |
[4] |
蔡绥勍, 郑敏, 孙国均, 陈丽荣. 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损中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对比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 35(2): 99-101. |
[5] |
毕桂姣, 赵玉铭, 白兆震, 陈洪铎, 李灵匀. 银屑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免疫组化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 33(2): 85-86. |
[6] |
夏建新, 中山树一郎, 占部和敬, 母义明. 恶性黑素瘤细胞株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 32(3): 165-167. |
[7] |
蔡绥勍, 郑敏, 孙国均. 钙泊三醇外用治疗可减少银屑病皮损中ICAM-3阳性浸润细胞的表达[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 31(6): 360-362. |
[8] |
侯幼红, 郭宁如, 吴绍熙. 药物和化学试剂体外对新生隐球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 31(5): 291-294. |
[9] |
刘晓红, 廖万清, 胡惠民, 姚志荣, 王君松, 赵子卿. 白念珠菌粘附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在介导与宿主细胞粘附中的作用[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 31(5): 285-287. |
[10] |
张士发, 林俊萍, 王雅坤, 梁再赋, 陈洪铎, 顾绍裘.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TNF受体和ICAM-1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的表达[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 31(2): 84-86. |
[11] |
蔡绥勍, 孙国均, 郑敏. 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部位粘附分子免疫组化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 31(2): 79-81. |
[12] |
王建华. 扫描电镜下梅毒螺旋体超微结构及其对宿主细胞表面的损害[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7, 30(3): 178-181. |
[13] |
王应斌, 张文玉, 周贵民, 谢灵, 朱义川. 粘附式细胞仪测试念珠菌DNA荧光强度的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5, 28(6): 379-380. |
[14] |
郭宁如, 沈永年, 吕桂霞, 吴绍熙. 不同免疫状态下的白念珠菌对小鼠肠粘膜的粘附及影响[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4, 27(2): 86-88,128. |
[15] |
郭宁如, 吴绍熙, 吕桂霞. 白含珠菌体外粘附条件的探讨[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4, 27(1): 22-25,62. |